淄博市陶瓷博物馆文化讲坛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中。在领略了浅绛彩瓷器中的书法艺术魅力之后,让我们继续走进本馆展厅,走近陶艺厅,聆听讲解员邵同奇的汇报讲解——《一片丹心弄陶泥,甘为艺术写春秋》。
邵同奇讲到,对于陶艺的研究我们不仅要重视“器”的层面,研究它的制作工艺,更要从“道”的层面,深入地探寻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内涵。本次汇报讲解分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匠心精神三个部分,探讨陶瓷艺术大师在设计创作与制作作品中所注入的精神文化以及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创新精神是艺术陶瓷推陈出新、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推陈出新的同时,陶瓷艺术大师还巧妙地将时代特征注入陶艺作品,使作品主题更加与时俱进,传递当代价值观,接轨世界文化,彰显出独具时代性特征的艺术魅力。而贯穿陶瓷艺术发展始终的,是陶艺大师对作品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要制作完成一件陶瓷器物,不论微细过程,仅大的工序便需要七十二道。在这八大类七十二道工序里,包括采矿加工、陶泥拉坯、捏塑成形、雕刻彩绘、烧坯施釉、装窑烧制、出窑检验等等。一片丹心弄陶泥,甘为艺术写春秋。从每一件陶艺精品上我们都得以洞见大师们对艺术的一片丹心。他们的兢兢业业将激励我们成为自己专业里的“工匠”。
文化讲坛系列活动已成功开展十一期,帮助大家了解陶琉文化知识,享受智慧人生。文化讲坛系列活动不断追求推陈出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讲解展馆的作用,在为我们带来知识文化的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激励大家不断进步,为展馆发展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