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线上逛展览】“有龙则灵”淄博软陶艺术展(第二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中华民族崇高的图腾信仰,是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文化记忆。在2024甲辰龙年到来之际,恰逢陶琉馆新馆建成5周年,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联合淄博小虾米陶艺创作公司共同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27套作品319个单品。

此次展览既是在国家文物局提出的“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精神指导下举办的生肖龙年纪念展,也是本着“非遗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的宗旨举办的一次非遗文化原创展,更是一次文化两创成果展,体现了淄博小虾米陶艺创作团队的创新意识,更体现了淄博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通过欣赏这些软陶艺术精品,让我们感悟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非遗手工软陶艺术的无限魅力!

第二单元

龙腾在淄

淄博小虾米陶艺制作公司致力于传播软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深耕中国画软陶场景复原领域,目前已走在全国前列,多件中国画复原作品被故宫博物院、西安历史博物院等收藏。接下来请您以立体直观的方式欣赏一批优秀的软陶场景复原作品。

捣练图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为唐代画家张萱之作,原作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经过软陶场景复原之后,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通过"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挥扇仕女图

该画作由中国唐朝画家周昉创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画作分为五个自然段落,描绘了宫廷嫔妃、宫女夏日纳凉、观绣、理妆等生活情景。

通过软陶艺术复原之后,13位唐代宫廷嫔妃、宫女在庭院中百无聊赖、寂寞哀怨的气氛扑面而来。

听琴图

《听琴图》相传是宋徽宗赵佶创作的。史书记载,徽宗崇信道教,历年活动的高潮就是“册己为教主道君皇帝”。

对此画进行软陶还原后,可以看到枝叶葱郁的苍松下徽宗着道袍抚琴,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展现了宋徽宗与朝中权臣抚琴论道、暗通心曲的场景。

文苑图

《文苑图》是五代画家周文矩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描绘了四位文人在松下吟咏的情景。

经过软陶场景复原后,四个文人围绕着一棵松树,左边两人坐在石凳上展卷议论,右边一人在斟酌文字,一人伏在折曲的松树上,屏息静思。另有一小童俯身研墨。复原后的软陶人物形象、举止生动贴切,神采奕奕又恰如其分,充分展现了软陶艺术家的功力。

挟弹游骑图

《挟弹游骑图》,是元朝书画家赵孟頫之子赵雍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画面简疏,一人一骑、二树及坡地。

软陶艺术复原后,人物戴乌纱帽,着红衣白裤,手执弹弓,骑黑白相间骏马,似在搜寻猎物,马徐徐向前行走,人物回首张望,场景静中有动,眉目生动传神。

唐人宫乐图

该套作品还原了唐代后宫嫔妃10人围在一张巨型方桌四周休闲奏乐的情景。她们有的轻摇团扇,有的悠闲品茶,有的吹弹奏乐。

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刻画生动,从她们脸上陶醉的深情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红叶题诗仕女图

《红叶题诗侍女图》,是明代画家唐伯虎的画作。描绘了一个女子芭蕉树下在树叶上写字的场景,通过一片红叶寄托相思,引起好奇,构思巧妙,尽显风流。

进行软陶复原后,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侍女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她衣着华丽,头饰精美,尤其是侍女的彩裙及手中的红叶更是生动传神。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的名作,画面描述了五位衣着华丽的贵妇及一位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场景。

软陶复原了五位体态丰腴的贵妇形象,她们头发的勾染、面部的晕色、身上的服饰都极致地展现了画作所表现的肌肤细腻与服饰轻薄。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朝宫廷画师张萱的画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显赫一时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包括一小女孩)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

经过软陶场景复原后,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人物服饰轻薄鲜明。一行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如花团锦簇,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