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花千树,
姹紫嫣红不夜天。
艳艳灯笼高高挂,
唯求福祉百万年。”
这首《元宵》将人们带入了正月十五赏花灯、祈愿幸福安康的热闹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也描绘了宋代元宵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的节日盛况。
正月十五赏花灯是元宵节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年元宵佳节,街道上都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花灯,内心的激动总能让人忘却冬日的严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喜悦。
作为全国著名的陶琉产区,陶瓷的、琉璃的花灯那可是必不可少。其中有一种非常精致的铺丝花灯。铺丝,是琉璃工艺传统品类之一。在没有大面积平板玻璃前,既可作为装帧书画的一种方式,也可作灯彩。灯彩,又称“花灯”。
铺丝灯 展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古代,只有在元宵节这天,各家女子才允许结伴上街看灯赏玩,年轻男子若是看中了喜欢的女子,就会请人上门提亲,因此成就了不少美好的姻缘。所以,元宵节也被赋予了浪漫的寓意,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
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衷心祝愿。琉璃簪钗就寄托了对这个美好愿景的期盼。
簪是古代女性发型中最基础的固定和装饰工具;钗由两股簪子合成。宋代时期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琉璃制作技术已十分纯熟,利用琉璃热塑特性生产的琉璃簪、钗等饰品,受到众多人士的青睐。
古时男女定情时,常用“信物”以表真心和承诺。极具浪漫主义的时代氛围下,琉璃簪钗不仅是一种饰物,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绿云环髻簪钗艳,白首盟心铁石坚”便表达了恋人和夫妻间浓厚的情谊。
琉璃簪钗 展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天鹅,一直被视为忠诚和永恒爱情的象征。羽色洁白无瑕,体态优雅高贵的天鹅,一生坚守“一夫一妻制”。本馆新辉厅内展有一组琉璃天鹅,它们彼此相依,将美好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位驻足欣赏的游客。
值此佳节之际,快带着另一半来陶琉馆打卡吧!
琉璃天鹅 展于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今朝逢元夜,花与灯依旧。
万家灯火,情谊潺潺。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恭祝大家元宵节快乐!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