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在游走之间绘就栩栩画卷,用刃做笔在纸上细致勾勒。这就是剪纸的魅力。剪纸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艺术善于将不同空间、时间的物象进行组合,通过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呈现所表现的对象。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中国劳动群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有了无限的深度和广度。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其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简便,技法易于掌握,适合普及,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及赞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之后,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但与此同时,夜将逐渐变短,白昼日渐增长,也被称为“数九迎春”。
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表示着冬日的阴冷与严寒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寒去暖来,“春已深矣”,正所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此次公益活动,我们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茜云老师向大家教授剪纸艺术,一起学剪“十”字“春”字。
主讲人简介

杨茜芸,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区级传承人,是家族传承的第三代传承人,曾在多所学校开展非遗剪纸项目传承活动,并在多个社区进行手工指导。
杨茜云老师作品展示


活动注意事项
1
活动时间
本周六(12月25日)上午9:30——11:30正式开课,请提前十五分钟入场,9点15开始入场签到。
2
人数及适合群体
本次活动人数为30人,适合8岁及以上中小学生。凡报名且准时到场者,可获得惊喜小礼物一份。
3
活动要求
活动参与者需预约报名,报名成功方可参与。
入场时请遵守陶琉馆防疫防控措施,预约进馆、测量体温、出示身份证入馆,全程佩戴口罩。
4
活动地点
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417号 淄博市文化中心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淄博保利大剧院西北方向)五楼。
5
公交路线
乘坐136路公交车,文化中心西站站下车,步行300米左右到达陶琉馆。
乘坐160路公交车在汇宜工具公司(市图书馆)站下车,步行800米左右到达陶琉馆。
乘7路公交在市直机关第一办公楼站下车,步行1500米左右到达陶琉馆。
6
报名方式
点击下方,进入小程序预约报名。
如有事务不能到场,请及时取消报名,三次报名未到场的将加入黑名单,一年内不能报名参与馆内任何公益活动。